作为深耕铝合金门窗行业多年的厂家,我们常遇到客户问:“同样厚度的铝合金框,你们的门窗凭什么比别人贵?”答案往往藏在最容易被忽视的——玻璃里。
玻璃,是门窗的“心脏”。它占整窗面积的70%以上,直接影响采光、隔热、隔音、安全甚至居住舒适度。但市场上玻璃种类繁多,选错了,再贵的型材也只是“空架子”。今天就从厂家视角,聊聊玻璃选择的3个关键讲究。
第一讲究:安全是底线,钢化是刚需
普通玻璃脆性大,受撞击易碎裂成尖锐颗粒,危险系数高;而钢化玻璃经热处理后,强度是普通玻璃的5-10倍,即使碎裂也会呈钝角小颗粒,降低伤害。但要注意:并非所有“钢化”都可靠!正规厂家的钢化玻璃必须有3C认证,且自爆率严格控制在≤0.3%(国标)。如果是高层或落地窗,建议搭配“夹胶工艺”——中间夹一层0.38mm或0.76mm的PVB胶片,就算玻璃碎裂也会被胶片粘连,彻底杜绝“高空坠玻”风险。
第二讲究:功能看需求,隔热隔音是关键
北方用户怕冷,南方用户怕晒,玻璃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想隔热?选Low-E玻璃!它的表面镀有纳米级金属膜,能反射80%以上的远红外线,夏季减少空调负荷,冬季锁住室内热量,节能效果比普通玻璃高30%-50%。想隔音?选“夹胶+中空”组合!中空层充氩气(惰性气体)能阻隔高频噪音(如车流),夹胶层则专门吸收低频噪音(如电梯、空调),两者叠加,关窗后噪音可降35-45分贝。
第三讲究:细节定品质,尺寸厚度要匹配
很多人以为“玻璃越厚越好”,其实不然。玻璃厚度需与窗框承重、安装环境匹配:普通家庭窗户,5+12A+5(5mm玻璃+12mm中空层+5mm玻璃)足够;落地窗或大尺寸窗,建议用6mm及以上原片,避免因自重导致框体变形。另外,玻璃与窗框的密封胶条必须用三元乙丙(EPDM)材质,耐老化10年以上,否则雨水渗入会腐蚀五金,缩短整窗寿命。
从一片玻璃,看得出厂家的用心。我们曾为一个客户调整过3次玻璃方案:他为西晒客厅选了普通中空玻璃,结果夏天室温直飙38℃;换成Low-E+夹胶后,实测温差达8℃,连空调都省了电费。
门窗的“好”,藏在看不见的地方。下次选门窗时,别只问“多少钱一平米”,多问问:“你们的玻璃是哪里产的?有没有3C认证?夹胶用的是进口还是国产胶片?”——毕竟,你守护的不只是一扇窗,更是全家人的安全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