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西炉所修缮项目门窗材料进场:匠心筑造,品质护航

2025年7月,西安西炉所后楼加固修缮暨环境提升改造二期项目施工现场热潮涌动——作为项目关键节点,由莜歌铝业负责的铝合金门窗安装工程正式进入材料进场阶段。一辆辆满载定制化门窗玻璃及配套型材的专业运输车,在严格的安全规程与技术人员指挥下,有序驶入项目指定区域,标志着这一重点科研建筑的功能升级工程迈入实质落地阶段。

一、重点项目赋能:从"承接"到"深耕"的责任传承

西安西炉所项目是西安市重点推进的科研单位环境提升工程,其加固修缮与改造不仅关乎建筑功能升级,更承载着科研环境优化的重要使命。二期工程在一期成果基础上,聚焦后楼功能完善与环境优化,对门窗系统的安全性、节能性与美观性提出更高要求。凭借在铝合金门窗领域十余年的技术积淀、标准化生产体系及标杆项目经验,莜歌铝业成功中标本项目设计、生产与安装全流程工程,以专业实力担纲"安全、节能、美观"门窗系统的打造重任。

二、材料进场:从"运输"到"验收"的全链品质把控

此次材料进场,是项目从筹备转向实施的关键转折点,更是莜歌铝业"以质为基"理念的集中体现。从包装运输到现场验收,每一个环节均践行"精准、安全、可溯"的标准,为后续安装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1. 精密包装:安全运输的"防护盾"

针对铝合金门窗玻璃易损、精密的特性,莜歌铝业采用定制化防震、防刮擦专用包装方案——每片玻璃均以EPE珍珠棉+定制木箱多层防护,边角加装缓冲护角,运输车辆配备专业固定装置,全程由持证司机驾驶,确保长途运输与现场吊装过程中"零破损"。现场可见的稳固包装与标识清晰的运输车辆,正是对产品保护的极致追求。

2. 品质溯源:源头管控的"硬实力"

进场材料均严格遵循项目设计要求与国家GB/T 8478-2020《铝合金门窗》等标准生产,选用原生铝型材(壁厚≥1.8mm)与高性能中空玻璃(配置Low-E玻璃+夹胶工艺,满足节能K值≤2.0W/(㎡·K)要求),兼具保温隔热、隔音降噪(≥35dB)与抗风压(≥12级)性能。所有材料均附原厂合格证、第三方检测报告(含抗冲击、水密性等关键指标),实现"生产-运输-进场"全链路可追溯。

3. 高效协同:多方联动的"组织力"

进场前两周,莜歌铝业项目部已联合总包方、监理单位及现场管理团队召开专项协调会,制定《材料进场计划表》,明确8类主材、12项辅料的进场时间、堆放区域(分区标识:玻璃区、型材区、五金区)及安全防护措施(如防倾倒支架、防潮垫层)。现场卸货、清点、验收环节由10年以上经验的工程师全程监督,配备叉车、地磅等专业设备,确保48小时内完成首批50吨材料的有序进场。

4. 严格验收:质量关卡的"铁规矩"

材料抵达后,莜歌铝业质检组与监理单位立即启动"三方联验":首先核对规格尺寸(误差≤±1mm)、外观质量(无划痕、气泡);其次抽样检测(玻璃抽检率10%,型材抽检率5%),重点验证玻璃厚度(实测5+12A+5mm)、型材壁厚(实测2.0mm);最终确认数量与清单一致(误差≤0.5%)。验收合格后,材料方可进入"待安装区",不合格品当场退场,确保"零瑕疵"流入安装环节。

三、蓄势待发:从"进场"到"安装"的冲刺准备

随着首批核心材料顺利验收,莜歌铝业西安西炉所项目部已进入"临战状态",即刻启动四大前置工作:

二次防护:对已进场玻璃进行二次贴膜保护,型材分类码放并覆盖防尘布,避免现场二次损伤;

精准放线:联合总包单位完成门窗洞口复测(误差≤±2mm),通过激光投线仪定位安装基准线,确保安装精度;

班组培训:组织安装班组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含高空作业、电动工具使用规范),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

设备调试:对电锤、打胶机等15台安装设备进行全面检修,配备备用电源与应急工具,保障连续作业。

以匠心致初心,铸精品工程

从材料进场的"第一块砖"到门窗安装的"最后一樘",莜歌铝业始终以"精益求精、铸造精品"为准则。此次材料进场的圆满完成,不仅是对项目前期筹备的检验,更彰显了企业对品质的坚守。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专业团队、严谨工艺与责任担当,为西安西炉所后楼打造安全可靠、性能卓越、外观精美的铝合金门窗系统,助力项目成为"科研建筑修缮"的品质标杆!

此刻,安装工程的号角已吹响——我们,正以匠心为笔,在古都西安书写新的精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