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与框架式玻璃幕墙详细说明
一、单元式玻璃幕墙
(一)定义
单元式玻璃幕墙,是指由各种幕墙面板与支承框架构成一个完整的幕墙结构基本单元,再直接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建筑幕墙。
(二)构造与施工
单元式幕墙是工厂加工程度最高的幕墙类型,具体流程如下:
1、在工厂加工竖框、横框等元件;
2、用加工好的元件拼装成单元组件框;
3、将幕墙面板(玻璃、铝板、花岗石板等)安装在单元组件框的相应位置,形成单元组件,且单元组件的高度需等于或大于一个楼层;
4、将单元组件直接固定在主体结构上,通过一个个单元组件上、下框(左、右框)对插形成组合杆,完成单元组件间接缝,最终形成整体幕墙。
其核心特点是主要工作量在工厂完成,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三)性能说明
1、施工工期短:大部分工作在工厂完成,运往工地后仅需吊装就位,且幕墙吊装可与土建同步进行,缩短总工期。
2、设计灵活性高:可设计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异形幕墙,让采用幕墙的建筑物发挥最佳艺术效果。
3、变形适应与密封性能好:采用对插接缝,对外界因素的变形适应能力更强;结合雨幕墙原理进行结构设计,为提高水密性和气密性创造有利条件。
4、质量控制优:单元板块在工厂内组装,质量控制环境优于工地,能更好保障产品质量。
(四)优缺点
优点:幕墙质量容易控制;现场施工简单、快捷,便于管理;可容纳较大结构位移;防水性能较好;容易实现高性能幕墙的要求;能够适应现代建筑发展水平的需要。
缺点:安装好的单元板块若需修理或更换,难度较大;构造形式决定其铝型材用量较高,成本通常比采用相同材料的框架式幕墙高。
二、框架式玻璃幕墙
(一)定义
框架式玻璃幕墙,是将车间内加工完成的构件(立柱、横梁)和面板(玻璃组件)运到工地,按照施工工艺,先将立柱用连接件安装在建筑结构上,再在立柱上安装横梁形成幕墙框格,最后安装固定玻璃(组件)的建筑幕墙。按幕墙形式可分为明框玻璃幕墙、隐框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
(二)施工特点
施工核心环节在工地完成,从构件安装到框格搭建再到面板固定,均需在建筑现场逐步操作,依赖现场施工工艺和管理保障施工质量。
(三)性能说明
1、安装与维护便捷:采用镶嵌槽夹持方法安装玻璃,安装简捷,且玻璃更换、拆卸方便,便于后期维护。
2、变位吸收能力强:采用浮动式连接结构,能有效吸收结构变位。
3、造型适应性广:能够实现建筑上的平面幕墙和曲面幕墙效果,满足不同建筑外观需求。
(四)优缺点
优点:容易设计,安装方式灵活;材料在现场较易存放;维修方便;成本一般比单元式幕墙低。
缺点:幕墙安装质量和性能难以得到保证(该问题重复出现,已合并);需要大量的现场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易渗水;可容纳的结构位移非常有限;现场施工周期较长;大量装配组件存放在楼层中,容易遗失和损坏。
三、对比评论
1、适用场景与施工门槛:框架幕墙对造型复杂的铝板幕墙有优势,其施工工艺中机械应用较传统保守,适合大多数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素质要求不高,且幕墙产品通常重量轻,现场施工管理难度不大;同时,框架式幕墙依赖脚手架施工,多数企业能完成人员安全和施工管理培训,适应一般施工现场。
2、复杂造型与安全性:单元式幕墙针对复杂造型的玻璃幕墙更具优势,面板和构件均在工厂内组装好后整件吊装,易保证系统安全性;且单元式幕墙不依赖脚手架,安装人员无需在室外用吊篮安装,安全性更高,还能避免因现场工人操作问题引发较大质量问题。
3、前期投入与人员要求:单元式幕墙前期资金占用大,对土建施工精度要求高,设计难度大,人工总成本高,材料品种多,单方面积耗材量大;同时,需施工人员素质较高,进入施工场地前需进行多次专项培训,工厂加工环节可提供合适的培训环境。
4、工程应用倾向:框架式幕墙能满足大多数普通幕墙工程及设计造型;单元式幕墙几乎可满足所有普通玻璃幕墙及复杂设计造型的玻璃幕墙,目前在标志性幕墙工程、超高层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多,而机场、办公大楼等一般性建筑仍多采用框架式幕墙。